物資集團
劍指“千億級國際化物流集團”
------陜西煤業化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創新發展紀實
作者: 時間:2016-07-22 11:29:59 訪問量:1911

現代物流報:2016年7月22日 第A4版
劍指“千億級國際化物流集團”
———— 陜西煤業化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創新發展紀實
陜西省首家國家AAAA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海關總署“AA類企業”資質,建成陜北地區首家公用型保稅庫;完成物資采供信息化系統建設,被工信部列入煤炭行業示范工程;“全國物流行業先進集體”“西部物流百強企業”;2015年完成經營收入479億元,比2012年物資集團成立之初的20.6億元增長20多倍……
你能想象,這些榮譽和成績,都指向一家企業嗎?
她就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資集團)。
這些榮譽的背后——
是她立足于陜西煤炭及煤化工產業鏈;
是她苦練內功,面向社會,形成了集供應鏈綜合服務、第三方物流、物流增值服務、電子商務、保稅倉儲、工程咨詢服務、進出口貿易為一身的綜合服務產業鏈條;
是她近年來在國家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及煤化集團大物流體系規劃的指引下,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充分利用陜西在經濟帶中的區位優勢;
是她以商業模式創新為驅動,以信息化技術和電子商務應用為牽引,做大做強供應鏈物流和金融等社會物流兩條主線;
是她用汗水和智慧描繪出的,逐步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軌跡。
立足長遠,找準定位,布局形成 “5+5+3+1”發展格局
在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物資集團認識到要在經濟新浪潮中生存發展,必須打破傳統物資供應思維的限制,以新視角、新觀念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思路。經過摸索實踐,逐步形成新的思路及戰略布局:“圍繞一個定位,堅持兩條主線融合發展,構建‘5+5+3+1’的戰略格局,實現三個目標”。
企業定位:專業化采供固本提效,社會物流拓展增收,相互促進,一體化發展,形成供應鏈集成商、工業企業物流服務商、金融和貿易物流運營商的綜合體,成為煤化集團大物流體系中最具市場競爭力、專業服務能力和物流發展活力的規模增長極。
兩條主線:以金融社會物流保規模,以供應鏈物流保效益,逐步促進金融社會物流與供應鏈物流的融合發展,推進市場化體系建設。
“5+5+3+1”戰略格局:社會貿易構建五大中心,即:以香港為中心,融合國際貿易供應鏈,打通境內外貿易物流通道;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以天津為中心,輻射華北;以西安為中心,輻射西北, 向西對接絲路經濟帶;以重慶為中心,輻射西南。
供應鏈物流構建五大中心,即:西安、彬長、黃陵、神南、榆林五大區域社會物流中心。
兩條主線融合發展構建三大平臺,即:境外融資與融資租賃平臺、集中采購服務平臺、進出口貿易綜合服務平臺。
以招標、造價、監理為主的工程咨詢服務板塊向社會市場拓展,形成新的利潤中心。
三個目標:實現內部市場的共生互補和反哺,支撐陜煤化集團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協調發展;把物資集團打造成集“貿易+金融”“貿易+物流園區”“貿易+產業鏈”為一體的千億級國際化物流集團。
創新模式,提升質量,促進物流貿易轉型升級
自社會貿易物流創新商業模式以來,物資集團分別以上海為走出去 的 窗 口 , 開 展 運 營 了“N+1+1+N”為業務形式的化工品貿易;與物流園區合作開展鋼材、化工品、燃料油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物流,形成了以“貿易+物流園區”為主導,雙方共享市場的經營模式;通過集采供應鏈、進出口貿易鏈的延伸,與戰略供應商和大型國企開展供應鏈貿易合作,形成了“互為市場、共同營銷”的局面。通過不斷探索與總結,逐步形成了“貿易+金融”“貿易+物流園區”“貿易+產業鏈”的商業模式。通過不斷固化、優化三大模式,爭取到了更多的市場話語權和主導權,優化了供應鏈,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以貿易促交易、以交易聚物流、以物流能力再促貿易能力升級的發展路徑。
區域社會物流中心建設堅持“二三四原則”(二化:機制市場化、服務市場化;三透明:供應商透明、渠道透明、價格透明;四統一:供應商準入統一、倉儲配送統一、結算統一、售后服務統一),著力開發“八大功能”(倉儲服務、代理銷售服務、配送服務、保稅物流服務、代理采購服務、金融服務、電子交易服務、增值服務),逐步實現“三個職能轉變”(變內部庫房為社會市場,變采購商為物資交易和物流服務商,變價格管理為價值服務),建立起了以信息化為支撐和工具、以兩級集采為基礎、以八大功能為商業模式、以供應商為合作資源、以考核為手段的運營機制,倒逼傳統采購經營向現代物流服務平臺提質轉型,并促使物資集團通過市場而非行政的手段,整合陜煤化集團內部成員企業的供銷物流業務。
三大平臺建設整合陜煤化集團內、外部兩個資源,實現供應鏈物流和金融社會物流兩條主線的持續融合發展。其中:境外融資與融資租賃平臺通過運營,努力為打通陜煤化集團進出口貿易通道、開展大宗商品貿易、建設境外低成本融資渠道、設立境內融資租賃公司,以及海外發債、海外兼并收購提供平臺。集中采購平臺在創新集中采購運營模式的基礎上,運用供應鏈思維整合社會市場資源,利用八大功能的開發解決內部經營問題,并通過供應鏈的向上、向下延伸,不斷擴大平臺容納度,逐步發揮社會規模效益,使內部集采成為平臺的一部分,最終建成“大集采、大平臺”。進出口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加快進口商品直營和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整合進出口供應鏈、跨境電商等資源,探索在國內外搭建展貿平臺。并重點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進出口業務,著力把該平臺打造成陜煤化集團在“一帶一路”上的新亮點。
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竭力為陜西物流發展作貢獻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物資集團從推動全省物流經濟發展、支撐陜煤化集團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的大局出發,積極發揮“想干事、能干事、勇于擔當”的企業精神,堅持依托集團但不依靠集團,對內保障供應,對外發展社會物流的主基調,主動求變、加快創新,打開了供應鏈物流和金融社會物流兩條主線融合發展的新局面,2016年上半年完成銷售收入372.74億元,較上年同期187.15億元增加185.59億元,增幅99.17%,實現了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大,不僅形成陜煤化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物資物流支撐點,也逐漸發展成為西部物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通過轉變企業發展方式,發展外向型經濟,形成了向社會要效益、向創新要動力的發展態勢,使物資集團的社會物流貿易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轉變,2015年社會物流貿易收入對企業經營貢獻率達20%以上;同時,物資集團的經營方式從傳統、單一的內部物資采供,轉變為“貿易+金融”“貿易+物流園區”“貿易+產業鏈”三大商業模式并行的創新型、外向型發展模式,經營區域從陜煤化集團內部區域擴展到西北、華北、華東等社會區域,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突破,成為了區域經濟合作互補、聯動發展的“新鮮血液”。
通過創新形成集中采購運營模式,在陜煤化集團內部充分發揮降本增效作用,集采綜合價格比上年、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4.07%和15.02%,比同期市場均價下降5.67%,初步實現了反哺、服務內部成員單位,擴大企業發展的內生空間的作用。下一步,物資集團將通過供應鏈物流和金融社會物流兩條主線的持續融合發展,繼續整合社會資源,打造內外兼收并蓄的物資物流大平臺,形成龐大優質供應鏈網絡,為陜煤化集團內部成員企業乃至外部合作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創新舉措,不僅使物資集團收獲了諸多的殊榮和掌聲,更是讓物資集團打響了企業品牌,樹立了良好的對外形象。以此為契機,物資集團將繼續圍繞“管理創新驅動”和“提質轉型發展”兩大主題,策馬揚鞭、勇往直前,努力為陜西物流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